十九大首页 / 师生笔谈 / 李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二)

李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二)

——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解释中国的同时改造着中国,在改造中国的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形态。
       改革开放近40年,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澄清了极“左”路线的困扰,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这个经典概念结合起来,指明了中国的建设之路只能由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自己去探索,而不是被模式化的思维所牵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进程中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谋求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担当。
       科学发展观回答了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发展取向,是对物本发展、短期发展等观念进行了及时的矫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自觉探索长期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长期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通过“中国梦”凝聚共同理想,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价值共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丰富科学发展观内涵。
       在短短的5年内,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使我国从世界边缘走向了世界中心。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了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赋予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理论内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空是“新时代”,底色是社会主义,特质是中国特色,内涵是三者的整体。从历史的纵轴来看,新时代标志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之后迎来了强起来的新的历史阶段。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华民族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放出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摆脱了一穷二白和难以温饱的困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民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从中国现实来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的基本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落后的社会生产作为矛盾一极已经不符合现实,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有了更加美好的期待。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决定了时代之新。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主义依然是当代中国的底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揭示了这个底色的构成。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明确回答了一段时间以来各种社会思潮给人们带来的思想困扰,进一步阐释了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立足中国现实,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体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方略之中。“十四个坚持”结合中国现实给出了现实答案,具象化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建设美丽中国、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等实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指明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路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又把中国的发展摆在了人类发展的大视野中,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新的理论提供了可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理论形态。